梅雨介绍
梅雨,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,是东亚地区独有的天气气候现象,梅雨季也是我国季风性降水最为显著的季节。梅雨一般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、中旬,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,历时20多天,此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,故亦称“梅雨”或“黄梅雨”。雨带停留时间称为“梅雨季节”,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“入梅”,结束的一天称为“出梅”。又因此时空气湿度大,温度高,百物极易受潮霉烂,因而又有“霉雨”之称。
佳节连梅雨,馀生寄叶舟
中国梅雨主要分布在江淮区域,即西自湖北宜昌,东至华东沿海,南端以南岭以北的28°N为界,北抵准河沿线34°N一带,涉及上海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等多省(直辖市)。
雨量大、强度强的梅雨,会对江河湖泊带来严峻的汛情。近期以来,最强雨带基本维持在长江以南地区,强降雨持续时间长,累计雨量大,堪称阶段性“暴力”梅。
对各具体年份来说,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、梅雨的强弱等,存在着很大差异。因而使得有的年份梅雨明显,有的年份不明显,甚至产生空梅现象。所谓的“空梅”,指在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,某些年份没有出现梅雨。
进入梅雨期后,第一个雨期确认结束,出现梅雨期中断,随后又出现持续性降水,进入第二个满足条件的雨期,称之为“二度梅”。
颠顶上空鼓点此起彼伏,头发变成橡皮筋,鼻尖有小虫起哄,脸颊电流在飞舞,四肢融化了冰激凌,背影里的水花正嬉戏,杨梅也会变得毛绒绒,沉浸在雨季。
梅雨季施工注意事项
梅雨季期间连续降雨,使得施工现场泥泞湿滑,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。尤其是基坑工程,需提前完善应急预案、专项施工方案,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,采取了有效的防雨、防滑和排水措施,落实人防、物防、技防等各项措施,确保工程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