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”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白居易《暮江吟》中的句子。“半江瑟瑟半江红”中的“瑟瑟”,通常解释为:此处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。因此诗中描述的画面是:残阳倒映在江面上,霞光洒下,波光粼粼,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,一半呈现出红红的暖调。
但是,如果你去翻看下最新版《现代汉语词典》(商务印书馆2019年研制出版,第7版),这本词典代表着我国汉语用字用词的规范。“瑟瑟”词条,是这样解释的:瑟,古代弦乐器,像琴。现代所用的瑟有两种,一种有二十五根弦,另一种有十六根弦。瑟瑟:1,拟声词,形容轻微的声音,比如:秋风瑟瑟。2,形容词,形容颤抖,比如:瑟瑟发抖。再去翻看一下商务印书馆 2015年出版《新华大字典》,其解释为:瑟是形声字,珡为形,必为声。据上,两本词典均没有将“瑟瑟”与碧绿色关联的说明。
关于“瑟瑟”是碧色的解释,可见于明代科学家、文字学家、安徽桐城人方以智所撰古籍《通雅》。《通雅》共计52卷,收入四库全书,其内容极为广泛,考证名物、象数、训诂、音声等。全书24门:音义、读书、小学大略、诗说、文章、天文、地理、身体、称谓、姓名、官制、礼仪、乐曲、乐舞、器用、宫室、饮食、金石、算数、动植物、脉考等,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。梁启超在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中指出方以智的治学方法,推崇疑问,重视旁证,不盲从古人,全书每条都有自己的见解。《通雅》对“瑟瑟”的解释是:“瑟瑟有三种,宝石如珠,真者透碧。”
“瑟瑟”作为一种宝石,最早记载应见于魏晋南北朝《魏书·西域·波斯》中:“波斯国,……出鍮石、珊瑚、琥珀、砗磲、玛瑙,多大真珠、颇梨、瑠璃、水精、瑟瑟……。”此后的文献中也多次提到“瑟瑟”这种宝石。如唐人令狐德棻编纂的《周书·异域传》载波斯国出产“马瑙(玛瑙)、水晶、瑟瑟”。《新唐书》里记载唐德宗曾派人在西域采购玉器,得“瑟瑟百斤”;《旧唐书》里说将军高仙芝曾在中亚的石国大肆劫掠,“获大块瑟瑟十余石”。《太平御览》载:“虢国夫人夺韦氏宅造中堂,既成,召匠圬墁,授二百万赏其直,而复以金杯二、瑟瑟三斗为赏。”元明时期“瑟瑟”一词仍流行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·外国·乌思藏》中也说:“其官章饰,最尚瑟瑟。瑟瑟者,绿珠也。”
古代波斯人将宝石称为“sit-sit”(瑟瑟),伴随着它的进入中国并受到王公贵族的追捧,古人根据音调给它们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——“瑟瑟”,是典型的外来音译词。美国汉学家劳费尔(Berthold Laufer) 在 1919 年写了一本研究古代中国和伊朗关系的巨著《中国伊朗编》,称“瑟瑟”是出产于萨珊朝波斯的宝石,“瑟瑟”不是示格南语或阿拉伯语jaza的译音,是一个伊朗字的译音(很可能是康国语),然而字源未详。美国汉学家谢弗(Edward H Schafer)所著《唐代的外来文明》中进一步将“瑟瑟”定义为“天青石”(也即青金石),后来为强调其是一种碧绿美玉的性质或强调“瑟(乐器)”音的金声玉振,又加“玉”旁以“璱”代“瑟”,因此文献中的“瑟瑟”也写作“璱璱”。
热播剧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中也提到了波斯的瑟瑟石。第22集中,安大人陪夫人逛集市时,安夫人提到要打马球用的发簪,宝珠要足够大,天青的瑟瑟石最好。可这瑟瑟石岂是寻常百姓可以买得起的?剧中安夫人的一句话也透露了,她说一颗波斯的瑟瑟石最少千钱,够安大人一个户部小吏半年的俸禄了,所以,最后只带了一堆太真同款道簪回去。“瑟瑟”本身具有的奢靡气质符合上层社会人士的追求,上行下效,皇亲贵胄喜欢瑟瑟,民间百姓必然跟风,可“瑟瑟”在民间的跟风流行,某种意义上也加重了百姓的苦难。
天青色的宝石“瑟瑟”,到底是青金石、蓝宝石还是绿松石呢?
20 世纪初的欧洲汉学泰斗、法国人沙畹(Edouard Chavannes)认为“瑟瑟”是绿松石。但绿松石早在商代就已广泛使用,没必要放着好好的中国名字不叫,换个洋名。中国地质学奠基人之一的章鸿钊先生在《石雅》一书中认为:六朝之际,瑟瑟之出西域者,当与今称蓝宝石者为近;二、南诏之瑟瑟,仍当与蓝宝石者为近;三、瑟瑟一物,自唐以下,真赝杂出,赝者殆非琉璃莫属。
不过章鸿钊的蓝宝石论有个存在的问题,就是蓝宝石非常稀少,如果“瑟瑟”是蓝宝石的话,那么唐朝正史野史的有关记载听着都像吹牛。如高仙芝“获大块瑟瑟十余石”,唐代一石约合 110 斤,也就是1100多斤,还有虢国夫人建造府邸时,曾赏给工匠“金盏瑟瑟”三斗,这听着都不太可能。《新唐书》还记载一个叫卢昂的贪官,家里有斗大的瑟瑟枕头——你说哪来那么大的蓝宝石晶体?所以,“瑟瑟”是青金石的可能性更大。另外,章鸿钊提到了“瑟瑟一物,自唐以下,真赝杂出”,这个是真的,从晚唐开始,就有山寨版的瑟瑟。宋人高似孙《纬略》里说,“今世所传瑟瑟,或皆炼石为之也”,也就是说宋朝市场上的瑟瑟大都是人工烧成的蓝玻璃。
由此可见,“瑟瑟”一词所指的宝石在中国各个朝代的含义不尽相同,国内外记载的含义也不尽相同,这说明“瑟瑟”一词更多的应该是广泛的称谓,比如名贵的珠宝、宝石,而并非特定指的某一类宝石,所以博学多识的方以智考证“瑟瑟有三种”,也没说清楚“瑟瑟”是什么。古人对于“瑟瑟”,喜爱归喜爱,但对它的性质,却并没有太清楚的认识,只是笼统地认为它是一种宝石,可能是其非本国所产的缘故。
“瑟瑟”既然是某种碧色宝石,就可以被古人当作一种形容词,取其“碧色”之意。白居易《暮江吟》:“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”即是以宝石“瑟瑟”的碧色喻江水,没有被残阳照射所呈现出的深碧冷色调,碧绿之冷与热情的红形成反差之美。受到白居易“瑟瑟体”的影响,后世的诗人也喜欢用“瑟瑟”表示色彩。如中晚唐诗人方干《孙氏林亭》:“瑟瑟林排全巷竹,猩猩血染半园花”,唐代殷文圭《题吴中陆龟蒙山斋》:“花心露洗猩猩血,水面风披瑟瑟罗”,前蜀诗人韦庄《乞彩笺歌》:“留得溪头瑟瑟波,泼成纸上猩猩色”,宋代诗人陆游《携一尊寻春湖上》诗:“花梢已点猩猩血,水面初生瑟瑟纹。”其中的“瑟瑟”皆为碧绿色。“瑟瑟”与“猩猩”对仗,可知是说颜色,不是受白诗影响,又是什么。这些诗句都是纯粹用颜色写的对仗句,而且都是用的外来词(“猩猩”也是音译外来词,表示红色),“猩猩血”对“瑟瑟纹”,“瑟瑟波”对“猩猩色”,都是当时使用外来词的佳对。
遍寻《全唐诗》,“瑟瑟”这个其他唐朝诗人罕用的形容词,白居易用了 15 次,占了总使用次数的 1/5,形成了他独特的“瑟瑟体”,有学者认为,这可能跟他传说中的“胡人血统“不无关系。大学者陈寅恪的学生姚薇元指出,白居易的祖先为西域胡人,是西域龟兹国的王族。因龟兹国境内有地名 Kutsi,有“白”、“光明”之意,故汉朝赠其王姓“白”,是为龟兹的白氏王朝,一直到唐代未变。也许因为祖上是胡人移民中原的缘故,白居易喜爱胡风,将“瑟瑟”从音译的外国珠宝词直接植入到诗歌里去。话又说回来。其实开放包容的唐代社会对各种外来物品、文化、习俗等等都有热烈的追求,整个唐代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接受度都很高。
白居易诗句中的“一片瑟瑟石,数竿青青竹”,“隐起磷磷状,凝成瑟瑟胚”等,其中的“瑟瑟”,毫无疑问是指质地和颜色,与“半江瑟瑟半江红”中的“瑟瑟”是一回事。当然,我们不能说白居易诗中的“瑟瑟”,全部都是和瑟瑟宝石有关的,这显然是不对的,其中显然有一部分,比如《琵琶行》中“浔阳江头夜送客,枫叶荻花秋瑟瑟”,指的应是风声瑟瑟,风吹枫叶荻花的颤抖情状,这是“瑟瑟”的最通常用法。
之所以“瑟瑟”为碧色宝石之义不在词典,因中国固有的“瑟瑟”和外来的音译词“瑟瑟”是两回事,既有时间上的先后,也有意义上的区别。“枫叶荻花秋瑟瑟”,写的就是秋天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颤动的景象,这个“瑟瑟”是中国汉语中土生土长的。而“半江瑟瑟半江红”,虽然从字面上看仍然是个形声字,但这个“瑟瑟”却是一个来自古波斯的外来音译词。由于后来作为碧色宝石义的“瑟瑟”一词的消失,后来的人们已经不知道这段历史了。所以才对“半江瑟瑟半江红”的理解产生了分歧。但另一些外来词至今仍在使用,甚至人们已经不觉得它们是外来词了,所以就没有理解上的障碍。如“兰陵美酒郁金香,玉碗盛来琥珀光”,写颜色的“琥珀光”容易理解,意思是琥珀色的光,而同样是写颜色的“瑟瑟波”、“瑟瑟纹”、“半江瑟瑟半江红”却分歧很大,究其根源,其实就是因为时间流逝,相关注释和资料散佚,历史语汇的消失流变所致。
其实,很多外来词已经融入了汉语中,来自匈奴和西域时期的外来词,如:骆驼、狮子、石榴、苜蓿、单于等,来自梵语时期的外来词,如:佛陀、罗汉、阎罗、魔、沙弥、禅、劫、刹那、苹果、珐琅等,还有来自蒙语、满语时期的外来词,如:喇嘛、胡同、戈壁、萨其马等等。日用而不知,习焉而不察,我们已经忘记了原先它们所携带的异国情调了。